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些想法,红鱼学习网分享考证经验347

很久没有更新文章了,主要是因为最近大半年在准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,历经开题论证、开题报告、中期检查、预答辩、完成了最终答辩。
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,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程序还是比较多的。
所以,如果有准备学位论文的同学,真的要端正态度,认真对待。
争取能和同班的同学一起毕业。
下面就分享一下我个人在处理学位论文的想法。
一、准备阶段。
读硕士研究生对于一般人还是一段很艰辛的经历。
入学之后,一般情况下先从专业的基础课程开始,这时候,很多授课老师就会开始引导学生去思考构思学位论文。
千万不要以为太早了,这样做是真的大有用处。
研究生学习不像本科生,研究生学习重在知识的运用+微创新。
要实现创新就要不断去反思和总结。
补充或者超越前辈的研究成果。
所以,在学习专业课的阶段,如果有老师带着去反思问题,这样会让自己的知识面有所拓展,还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。
日积月累,再加多阅读相关的文献。
夯实专业基础,这对于写学位论文是有益无害的。
所以,大家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积累,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些笔记。
让这一些初步的想法慢慢成熟。
说不好,大胆一点点,就能实现跨越。
同时有一些想法,还可以写出来,发表一篇期刊论文。
一举多得。
二、开题阶段开题是要认真写开题报告的,这个阶段要多一点与导师交流想法。
最好能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,这样导师给的建议会更实际一些。
开题报告主要着重于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。
通过文献的梳理,导师就可以看出你对于这个课题的把控能力,以及适不适合做学位论文。
从我的经历来看,这个阶段,很大部分也还是一些初步的想法。
后面要修改题目的也很多。
但如果你没有写出来,开题答辩之时,导师们也无法给你方向,无法确认这个题目是否适合,因此,建议在开题阶段多写一些东西,特别是文献综述部分写得越详细,那开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。
也会收到更多有益的信息。
三、中期检查阶段设置中期检查,很多人都觉得这没有必要。
但细想一下,如果没有中期检查,那每个人的进度,导师都不了解。
有些人可能把论文写完了,有一些人觉得还早,没有动笔。
那到最后,有人交不上论文。
这就很尴尬了。
以我个人的经历,中期检查其实也是一个检讨论文的好机会。
我身边很多同学,中期检查都还没有动笔,还没有形成论文初稿。
问题点会积累到下一个阶段。
我个人觉得,最好在这一阶段能形成一个初稿,相关要整理的数据,要统计分析的数据都要整理出来。
数据的统计分析其实还是很占用时间的。
所以,一定要花上一定的时间。
如果真的因为时间来不及,至少能写到一半。
为后面预留多一些时间。
四、预答辩阶段预答辩之前是一定要形成论文初稿的,因为预答之后,论文修改后就要进入到定稿,自己还要先进行查重。
当认为能满足学校的重复率要求之后,定稿件就需要提交上去查重,盲审等一系统的动作。
在这一个阶段形成的定稿,一般情况下就是直接进入最终答辩了。
在这一阶段有一个盲审,有人可能不了解盲审。
盲审其实就是隐去个人,导师,甚至学校的信息,给校外的专家去审稿。
一般都会有外审专家意见,有一些学得好的论文,专家可能只是挑一些格式。
错别字,或者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。
如果结构不好,逻辑不通的。
那可能就要面临二次盲审或者延迟毕业的可能。
因此,这一阶段一定要重视起来。
关系到能不能参与参与最终答辩的问题。
五、最终答辩这个是授学位的一个必经过程。
有了预答的前提,那论文基本定了。
现在就是校外导师加上校内导师共同对论文再一次论证。
当然这一过程还是有问题要改的。
一般情况下,只需要把论文全头到尾报告一遍,把外审专家的意见进行报告。
就等待答辩老师的提问了。
最终就会判定是否同意通过答辩并同意授予学位。
在这一阶段, 要好好记录好答辩老师的意见,并好好修改。
基本就可以顺利拿到学位了。
综上所述,写好一篇学位论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要历过很多阶段,这过程不仅要实践还要总结经验,形成理论知识。
所以,一定要端正态度,摆正心态,拒绝懒惰、拖拉的情绪。
多与导师交流,沟通。
坚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。

点击网址快速购买考证资料:http://hongy.100xuexi.com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,走向成功人生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