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介绍经济思想史

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介绍

一、学科历史与演变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源远流长,20世纪50年代,由曾和杰等教师首次开设“经济学说史”课程。70年代中期,受“评法批儒”政治运动影响,学科研究转向儒家和法家经济思想,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与学科创建提供了客观推动力。

1977年,学校成立经济研究室,下设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小组,汇聚了侯厚吉、吴其敬、杨勘等众多学者,致力于《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》的编写。1979年,经济研究室改组为经济研究所,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成立。1980年,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,侯厚吉教授当选为理事。1982年,开始招收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,1983年,该专业获批硕士学位点。

20世纪80年代,学科成果丰硕,被誉为全国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。90年代初,随着老教授退休和中青年学者调离,学科研究进入低谷。1993年,学科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中国货币理论的历史发展”,2001年,该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,学科研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二、学科建设成就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:

(一)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:出版了《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》等标志性著作。

(二)中国货币思想史研究:完成了《中国货币思想史》等著作。

(三)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研究:出版了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、运用与发展》等专著。

(四)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研究:发表了《管子与商战智慧》等学术论文。

(五)公司理论史研究:出版了《公司理论变迁研究》等著作。

(六)外国经济学说研究:出版了《西方利润理论研究》等专著。

三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历程表明,学科发展壮大需要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相结合。外部条件包括学校政策支持、研究机构建设和研究队伍培养;内部条件则要求研究者具备学术献身精神和广博的学识。

20世纪80年代,学科取得辉煌成就,得益于当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一批潜心治学、学识渊博的学者。然而,当前学科发展仍面临挑战,需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提供更多支持。

总结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,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思想史学科之一。学科研究涉及多个领域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来源:https://jjxy.zuel.edu.cn/2016/0726/c2734a65169/page.htm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通知本站客服,本站将立即更改或删除。’
点击网址快速查看考证资料:【红鱼学习网】http://hongy.100xuexi.com, 一站式考试考证优质服务平台,走向成功人生。

考证上岸免费资料,微信:Catfire1688

关注官方公众号:红鱼学习网,免费获取10万种考证资料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